安徽省高級人民法院工作報告(摘要)

——2023年1月14日在安徽省第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

省高級人民法院院長 田云鵬

      過去五年,省高級人民法院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,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,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、十九屆歷次全會和黨的二十大、二十屆一中全會精神,深刻領悟“兩個確立”的決定性意義,切實增強“四個意識”、堅定“四個自信”、做到“兩個維護”;全面貫徹落實省第十一次黨代會精神和省十三屆人大歷次會議決議,在最高法院有力指導和省委堅強領導下,在省人大及其常委會依法監督下,在省政府、省政協以及社會各界大力支持下,緊緊圍繞“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”目標,堅持服務大局、司法為民、公正司法,忠實履行憲法法律賦予的職責,為加快建設現代化美好安徽提供有力司法服務和保障。五年間,全省法院共受理各類案件7983487件,比上個五年增長126.88%。2022年,全省法院受理各類案件2330088件,結案率居全國第一位。

  五年來,習近平法治思想深入人心,全省法院司法理念發生深刻變化。習近平法治思想成為法院工作的強大思想武器,展現出磅礴的真理偉力和實踐偉力。五年來,“以辦案論英雄”工作導向樹立樹牢,全省法院審判執行質效穩居全國前列。結案率連續5年位居全國法院前三, 涉軍維權“鄂豫皖模式”、訴源治理“蜀山經驗”等26項工作推向全國。五年來,掃黑除惡斗爭縱深推進,人民群眾安全感大幅提升。全省法院共審結涉黑涉惡案件2061件22511人、執行“黑財”70.14億元。一批罪大惡極的黑惡勢力頭目被處以重刑乃至極刑,社會風氣為之一新。五年來,“江淮風暴”執行攻堅影響廣泛,人民群眾法治獲得感切實增強?!盎窘鉀Q執行難”階段性目標如期實現,向“切實解決執行難”進軍邁出堅實步伐。五年執行到位金額3017.16億元。五年來,全省法院政治生態明顯好轉,隊伍面貌煥然一新。堅決擁護黨中央決定,全面徹底肅清張堅流毒影響。廣大干警經受了教育整頓的革命性鍛造,展現出昂揚向上的精氣神。全省法院225個集體、293名個人受到省級以上表彰、表揚。

  一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,衷心擁護“兩個確立”、忠誠踐行“兩個維護”

  把“兩個確立”“兩個維護”作為最高政治原則和根本政治規矩,始終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。

  筑牢政治忠誠。認真學習、宣傳、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,健全“第一議題”學習制度,把核心意識融入血脈。持續鞏固“兩學一做”學習教育成果,建立“不忘初心、牢記使命”20項制度機制,推進黨史學習教育常態化長效化。

  強化政治擔當。圍繞打好三大攻堅戰等出臺10個司法保障意見,推動黨中央決策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落地落實。對標對表完成巡視整改任務,整治違法辦理“減假暫”案件等頑瘴痼疾,堅定勇于自我革命的政治自覺。

  堅持黨對司法工作的絕對領導。完善貫徹政法工作條例舉措,及時向省委及省委政法委報告工作。出臺加強意識形態工作舉措,維護司法領域意識形態安全。省高院黨組專題研究審判執行工作,把黨的領導貫徹到法院工作全過程各方面。

  二、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,推動建設更高水平平安安徽

  寬嚴相濟懲治犯罪,營造安全穩定的政治社會環境。五年來,共審結刑事案件253717件,判處罪犯320539人,同比分別上升21%、26.9%。

  嚴懲危害國家安全和社會治安犯罪。保持對嚴重危害社會治安犯罪有力震懾,八類主要犯罪案件年均下降12.66%。

  守好民生安全底線。依法懲治危險駕駛、危險作業、高空拋物等犯罪。加大對涉眾型經濟犯罪打擊力度。

  依法嚴懲網絡犯罪。審結電信網絡詐騙犯罪案件3988件,為群眾挽回經濟損失6.1億元。依法制裁網絡黑灰產業鏈犯罪,不讓網絡淪為法外之地。

  依法嚴懲侵害老婦幼權益犯罪。深入整治養老詐騙,嚴厲懲治拐賣、性侵婦女兒童犯罪。對未成年人罪犯寬容但不縱容,少年法庭審判機制實現全覆蓋。

  依法懲治職務犯罪。審結貪污、瀆職等犯罪案件3320件4209人。審結行賄犯罪案件439件。加大贓款贓物執行追繳力度,不讓任何人因貪腐獲利。

  推進以審判為中心的刑事訴訟制度改革。嚴格執行“三項規程”。聯合省檢察院規范常見犯罪量刑,正確適用認罪認罰從寬制度。堅持懲罰犯罪與保障人權相統一,依法宣告88名公訴案件和44名自訴案件被告人無罪。

  三、堅持完整、準確、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,依法護航高質量發展

  主動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大局,發揮司法引領、規范、保障作用,五年共審結民商事案件3647868件,標的額1.17萬億元,同比分別增長74.69%、92.94%。

  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。司法助力創優營商環境提升行動,審結合同糾紛案件441516件。發揮破產審判拯救、出清功能,助力557家困境企業重獲新生。審結涉民營企業案件858572件,建立涉企錯案甄別糾正機制。設立合肥、蕪湖、蚌埠自貿試驗區法庭,審結“中歐班列”貨運糾紛等涉外涉港澳臺案件5441件,努力讓公正司法成為良好發展環境的標志。

  依法服務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。完善服務疫情防控司法舉措,審結因疫情引發的民商事案件6238件。審結金融借款、民間借貸等案件824929件,緩解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。對7871家企業暫緩強制措施。

  依法服務創新發展。加大對關鍵核心技術保護力度,審結知識產權案件48127件。加大懲罰性賠償適用力度,個案最高判賠達1億元。

  依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。審結環境資源案件76484件,同比增長607.86%。審結環境公益訴訟案件1272件。創新生態修復方式,守護碧水青山。

  依法服務鄉村全面振興。審結涉農案件36298件,審結亂占耕地案件203件,依法保障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。

  深化區域司法協作。審結涉滬蘇浙企業民商事案件156748件,年均增長21.55%。四地高院共簽6個協作協議,阜陽、馬鞍山等中院與滬蘇浙法院結對合作。

  助力法治政府建設。行政機關敗訴率2022年同比下降1.79個百分點。執結涉黨政機關案件5274件,防止“新官不理舊賬”。滁州、蚌埠等地法院成立行政爭議化解中心。進一步完善府院聯動,全省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率保持100%。

  四、堅持人民至上,用司法守護人民群眾安居樂業

  堅守司法為民初心,著力解決群眾“急難愁盼”問題, 維護合法權益。

  認真貫徹實施民法典。依法審理系列民法典“第一案”,以小案件折射法治大道理。

  依法增進民生福祉。扎牢民生司法保障網。建立家事糾紛化解、農村留守兒童權益保護等機制。維護國防利益和軍人軍屬合法權益。

  全面構建一站式多元糾紛解決和訴訟服務體系。2022年,安徽法院訴訟服務綜合質效得分位居全國法院第一。阜陽基層法庭全部建成訴訟服務站。安慶、淮北、黃山、宿州等地法院創新調解工作方法,新時代“楓橋經驗”在安徽煥發新的活力。

  用心用情化解涉訴信訪。有訪必接、有信必錄,全面應用網上申訴信訪平臺。開展領導帶案下訪等活動。2022年,全省法院涉訴進京訪同比下降65.52%。

  五、堅持開展執行攻堅,推動執行工作高水平運行

  持之以恒推進“江淮風暴”執行攻堅,向切實解決執行難進軍。五年來,共受理執行案件1679170件,執結1672629件,同比分別增長132.16%、143.62%。

  執行威力不斷彰顯。對有財產的堅決執行,對失信被執行人從嚴懲戒,失信被執行人自動清償債務279.67億元。

  執行模式發生深刻變革。堅持走執行信息化之路。再造執行流程,辦案周期平均縮短89.45天。網拍財產變現金額522.07億元。

  執行長效機制不斷健全。率先出臺加強執行長效機制建設意見,全面推開“執行110”機制。建立“一案雙查”、執行局長述職等制度,促進執行權規范高效運行。

  綜合治理執行難工作格局日益完善。落實我省從源頭切實解決執行難問題實施意見,推動納入平安建設考核。省級聯動單位擴展到31家。全社會理解支持執行的氛圍日益濃厚。

  六、堅持嚴格公正司法,持續提升司法公信力

  深化司法體制綜合配套改革,堅持管理賦能、監督助力、科技支撐,讓司法更加公正高效權威。

  全面落實司法責任制。實行法官員額省級統籌、市級再分配,六安、宣城等法院探索選任聘用制法官助理。2022年員額法官人均辦案482件,人均結案數居全國第三位。

  推深做實審判管理。構建均衡結案體系,民商事案件平均審理周期較五年前縮短21.32天。

  加強審判監督。強化審級監督,發揮再審依法糾錯功能。制定類案裁判指引,發布參考性案例,統一裁判尺度。深化司法公開。

  依托科技釋放辦案效能。全面實現網上隨機分案、電子卷宗隨案同步生成。疫情期間,依托互聯網法庭開庭105643場,讓審判執行不停擺。

  七、堅持全面從嚴管黨治警,鍛造忠誠干凈擔當法院鐵軍

  牢記打鐵必須自身硬,鞏固深化隊伍教育整頓成果,抓黨建帶隊建促審判。

  發揮黨建引領作用。以辦案質效檢驗黨建成效,銅陵、亳州中院黨建創新做法入選全國法院優秀案例。

  提高司法能力。線上線下培訓干警,推行法官教法官、青年干警導師制。35名干警獲評全國模范法官、優秀法官、辦案標兵,167個案例入選最高法院指導性案例、典型案例。

  強化正風肅紀反腐。嚴格貫徹中央八項規定及其實施細則精神,落實“一改兩為五做到”,深入開展司法作風專項整治。嚴格執行防止干預司法“三個規定”,對司法腐敗零容忍。

  弘揚新時代法院文化。舉辦魏晶晶等先進事跡報告會,法院英模精神在全社會引起強烈共鳴?;茨?、池州中院“三微”作品在全國獲獎。

  夯實基層基礎。79%的員額法官、86.5%的新招錄公務員分配在基層。

  八、堅持全過程人民民主,加強和改進法院工作

  依法保障人民群眾知情權、參與權、表達權和監督權,依靠人民推進公正司法。

  自覺接受人民監督。主動接受人大及其常委會監督,制定貫徹省委人大工作會議精神實施意見,每年向省人大常委會專題報告工作,接受專題詢問。堅持向省人大常委會述職制度,主動報備規范性文件。自覺接受民主監督,暢通與民主黨派、工商聯和無黨派人士溝通聯絡。開展代表委員跨區視察法院活動。扎實辦理代表建議、政協提案,及時轉化為公正司法的動力和實際成效。廣泛接受社會監督,不斷拓寬接受監督渠道。

  保障人民群眾參與司法。全省人民陪審員參審案件514083件,一審案件陪審率達72.76%。推進律師參與訴前調解、信訪化解。

  依法接受監察監督、檢察監督。深入貫徹監察法和監察法實施條例,落實新時代加強檢察機關法律監督工作的意見。

  總結五年的司法實踐,深刻體會到,做好新時代人民法院工作,必須始終堅持黨對司法工作的絕對領導,堅定不移沿著習近平法治思想指引的正確方向風雨無阻向前進。必須牢記“國之大者”,做到黨的事業推進到哪里,司法服務保障就跟進到哪里。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,依法保障人民群眾安居樂業、守護萬家平安祥和。必須始終把審判執行主責主業抓在手上,守牢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最后一道防線。必須發揚自我革命精神,鍛造一支讓黨放心、人民滿意的過硬法院隊伍。必須保持奮勇爭先的事業追求,拉高標桿、苦干實干,打開法院事業發展新天地。

  今后五年,全省法院將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,深入踐行習近平法治思想,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,扎實落實省第十一次黨代會精神,緊緊圍繞“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”目標,堅持司法為民、公正司法工作主線,加快推進審判體系和審判能力現代化,全力履行維護國家政治安全、確保社會大局穩定、促進社會公平正義、保障人民安居樂業的職責使命,以實際行動衷心擁護“兩個確立”、忠誠踐行“兩個維護”,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貢獻安徽法院力量。

  2023年,全省法院將全面學習、全面把握、全面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,深刻領悟“兩個確立”的決定性意義,堅決做到“兩個維護”。更加注重保護民營企業產權和企業家權益,依法嚴懲群眾反映強烈的犯罪,服務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平安建設。認真踐行司法為民宗旨,深化訴源治理,持續推進“江淮風暴”執行攻堅、涉訴信訪問題化解。大力推進嚴格公正司法,全面準確落實司法責任制,規范司法權力運行,加強審判權制約監督。持之以恒推進全面從嚴治黨、從嚴治院、從嚴管理,強化自我革命,鍛造過硬法院隊伍,為奮力譜寫現代化美好安徽建設新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貢獻。